一、河北省简称冀
今河北省地域,在春秋战国时为燕、赵之地,汉、晋时置冀、幽二州,唐属河北道,元属中书省,明属京师,清为直隶省。
1912年,中华民国成立,沿用直隶省。民国17年(1928)始称河北省。
1949年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,仍称河北省。
现河北省辖11地级市、23县级市、109县、6自治县。其中60多个市县对外开放。全省面积19万平方公里。有汉族、回族、满族、朝鲜族等民族。省会石家庄。
值得一提的是,“冀”这个河北省的简称,蕴含和寄托着美好的愿望。如前所述,河北省简称“冀”是由“古冀州”而来。那么,“冀”是什么意思?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尧,诞生于河北省顺平县,后建都平阳(今山西省临汾市,亦为古冀州之地)。曾在今河北省中、南部活动,顺平县、定州市、唐县、望都县、隆尧县的地方志中,都有关于帝尧活动的记载。东汉(公元25至220年)时有一部推究事物命名由来的书叫《释名》,它在解释“冀州”这个地名的由来时这样写道:“其地有险有易,帝王所都,乱则冀治,弱则冀强,荒则冀丰也。”
冀州位于北方,这里居住过帝王,这个地方有险有易,纷乱希望得到治理,贫弱希望变得富强,荒歉希望获得丰收。所以“冀”是个多义字,在汉语里有多种含义,其中有一义是“希望”的意思。在汉语的书面语言中,就有“希冀”
“冀望”
“期冀”这些词。《释名》解释冀州这个名称的含义,就是在“希冀”这个意义上使用的。这样,冀州,就是寄予希望之州,那么,如今简称“冀”的河北省就是寄予希望之地了。
河北省:相对于黄河为北。唐朝时黄河以北,太行山以东地区为河北道,1928年称河北省。因历代曾属冀州地区,所以简称“冀” 。
二、有关资料
《尚书·禹贡》载文“冀州”是上古九州之一,大禹分天下九州只是“传说”或先秦学者们“认为”的,并非实际存在的行政区划。
“九州”原本是虚指,不是实际行政区划地名。原《吕氏春秋·有始览·有始》曰:“两河之间为冀州,晋也”。“两河之间”指的是“东河”和“西河”。“晋”指的是春秋时期的“晋国”,晋国的范围包括以今日山西省为中心的大片土地,现在的河北省只占到一部分。
(东河——指的是太行山以东的黄河,即从今河南省向北流经河北大平原,在今天津地区注入渤海;西河——指的是今陕西省与山西省之间向南流淌的黄河。)
西汉时,才开始正式成为实际上的行政区划地名,即西汉十三刺史部之一。“冀州刺史部”大部分在今日河北省地区。
这块地域的南部属冀州,北部属幽州及并州的小部分;
东汉时属冀州和幽州;
三国时属冀州和幽州;
西晋时属冀州、幽州和司州一部分;
隋代时降冀州为地区级行政单位;
唐代时属河北道,河北道下属17个郡,包括信都郡(冀州);
北宋河北东路和河北西路,下属11个州:沧、冀、博、棣、莫、雄、霸、德、滨、恩、清;
金代时属河北东路、河北西路、中都路;
元代河北地域为中央直属的中书省,冀州属真定路(正定);
明代属北直隶,冀州属真定府...